南朝始見,蓋大于碗。清代為了品茶需要,大量制作蓋碗,但一般蓋小于碗。
三國時期的器形,直口,斜肩,筒腹,肩裝雙橫耳,底部有三矮足。因其雙耳矮平,系孔很小,不易穿繩,所以耳下腹壁內(nèi)凹。
元代的一種小型盤,折沿,平底無釉。
瓜皮綠為玻璃質(zhì)的低溫銅釉,因色澤綠如西瓜皮,故稱“瓜皮綠”。它是在澀胎上施釉,于低溫中二次燒成。
A、商代 B、西周早期 C、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D、春秋中期
使用某種輔助工具(即所謂窯具),把坯件間隔、堆疊起來,然后放進窯室以待焙燒,這道工序,叫做裝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