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引產;
催產(分娩產力弱時);
治療子宮出血、胎衣不下;
治療子宮積液、子宮產后復舊不全。
分娩啟動是內分泌、機械性、神經性及免疫等系列因素相互作用所促成的。
(一)內分泌因素
1、大多數(shù)動物胎兒皮質醇的合成和分泌明顯升高.促使雌激素合成相關酶活性增強,胎盤生成雌激素能力相應升高,刺激胎盤合成和釋放PGF2α。
2、胎兒丘腦下部一垂體一腎上腺軸對分娩發(fā)動起決定性作用,ACTH、皮質醇和地塞米松等能誘發(fā)分娩。多數(shù)動物母體血漿中孕酮濃度下降,孕激素濃度下降解除對子宮肌的收縮抑制作用。
3、雌激素預先作用增加子宮肌肉對催產素作用的敏感性;雌激素還使子宮頸、陰道、外陰及骨盆韌帶(包括薦坐韌帶、薦骼韌帶)松軟
4、前列腺素直接使子宮肌收縮,溶解黃體,刺激垂體釋放催產素,促進分娩
(二)機械性因素妊娠末期,胎兒發(fā)育成熟,子宮容積和張力增加,羊水減少, 胎兒對子宮頸的刺激傳至丘腦下部,促使催產素合成增加,引起子宮收縮
(三)神經性因素神經系統(tǒng)對分娩過程具有調節(jié)作用。分娩時胎兒對子宮頸和陰道的刺激通過神經傳導促使催產素生成;外界干擾通過神經系統(tǒng)可影響分娩過程。
(四)免疫學因素分娩時,母體對胎兒表現(xiàn)強烈排斥將其排出體外。